发布日期:2020-09-18 浏览:
三尺讲台,卅年光阴,他因地制宜钻研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;勤恳敬业,治学严谨,他术有专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;博爱雅艺,师范气质,他实践教学建构多元化的教师培养体系。他是温州大学教学名师,也是浙江省优秀教师,他就是87365最快检测中心彭小明教授。
教学:教无定法徐徐渡
“教有法,教无定法,重在得法;无法之法乃为至法。”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,让彭小明老师有了这样的感悟:教学是有规律、有模式、有方法的,但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。教学方法因学生而异、因教师而异、因教学内容而异、因课堂教学情境而异,优秀的老师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。
在欠发达地区中学10年任教期间,彭老师因地制宜,为山区农村学校探索出“溯源式教学”“曲线示意式教学”“比较式单元教学”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,先后发表多篇论文收受到同行的积极评价。他对教学板书情有独钟,从自己上课的板书设计开始,不断设计创新,创造出特色优美的“曲线示意式”板书。基于实践与对板书研究而出版的《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》,获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。
在研究生课堂,彭老师主张先学后教,讲授为主,辅以组织课堂讨论或汇报,并探索“对分教学”“研究性教学”和“实践教学”。其中,“研究性教学”与他在中学时创立的“溯源式教学法”一脉相承,他在课堂上溯本求源,追溯知识文化源头,展现出了丰厚的人文底蕴,深受学生欢迎。“彭老师饱读诗书、阅历丰富,上课的时候充满激情,会跟我们分享很多跟教学内容相关的个人经历,使得教学内容更真实和生动,让人不自觉会想到‘腹有诗书气自华’。”研究生叶蕾说。
治学:术有专攻默默移
常年深耕于教学一线,彭小明老师在课程与教学论、语文教学、写作教学等教科研领域成果丰硕,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。
课程观上,他认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要并重,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;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要并重,注重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普及;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并重,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。
教材观上,他认为优秀的教材不仅要承载人类文化的成果,更要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的成果;优秀的教材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,更应该深入浅出地表达便于学生学习;优秀的教材不仅仅用语言文字写作,更应该善用符号、线条、表格、图形、色彩甚至多媒体表达,书联网、新形态教材更受学生欢迎。
教学观上,他主张“万法读为本”,读书最重要,“多读书,读整本书,读整本理论书”是他的口头禅。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会“讲”,讲得精准、精练、精彩,讲得富有启发性,让学生如沐春风,“听君一席言,胜读十年书”。教学方法上,他主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,静态与动态相结合,感性与理性相结合,定性与定量相结合,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相结合。
学习观上,他主张以“学”为中心,“教法要依据学法”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他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“深度”学习,学生不但要获得知识,更应该训练思维、启迪思想。
教师观上,他认为一位优秀教师应有人格素养、专业素养和能力素养。教学首先追求规范,再追求个性、创新、艺术与风格,言教不如身教、身教不如心教。教书是手段、育人才是目的,任何课程都有教育性,所以要实施好“学科德育”“课程思政”,注重培养有品德的专业人才。
学生观上,彭老师主张师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获得知识的同时人格也要健康,智力得到开发的同时身体也要强壮,智商得到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要得到提高,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可或缺。
近几年,在彭小明等一批优秀老师的引领下,温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逐步构建起了“博爱雅艺、综合培养、多科发展、学有专长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并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,2019年12月小教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。
育人:博爱雅艺巍巍行
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,教育者对教学的反思也在不断更新转变。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负责人,彭老师与学院领导班子一起讨论、首倡“博爱雅艺”师范气质的教师教育新理念,旨在培养博学、儒雅,有爱心、有才艺的特色人才。
在专业建设上彭老师注重开展以“学生为本”“德育为先”“课程思政”为主要内容的“专业思政”建设。课程体系上推进通识课程、专业课程、教师教育类课程、实践课程与课外教育课程“五位一体”建设,构建了“359”实践教学训练新体系,即教育见习、实习、研习“三位一体”,强化师范生的听、评、备、说、上课“五课功”,以及导入、讲授、提问、演示等“九大技能”训练。
彭小明老师认为,“教师是一个杂家,要上好课,除了自己专业素养过硬外,还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好教师”。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他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,在提升理论文化修养的同时,全面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。在小教专业建设上,他注重打造“师生专业工作坊”,他将其比喻为“学生社团的升级版”,定时、定人、定地方、定专题、定经费开展活动。结合学科竞赛与专业活动的特色工作坊,作为用课外教育来补充课堂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,成功打造了“师生学习共同体”。
小教专业的薛雯雯同学说:“彭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,他博学、严谨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让我很敬佩,希望以后也能像彭老师一样,可以带给学生受用终生的东西。”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她对师范有了更多的认识。
硕果累累,桃李满园;瓯鹿呦呦,明心灿烂。自1983年任教至今,“教师”这个身份已陪他走过37个春秋,他始终勤勤恳恳教学,孜孜不倦研究,默默无声育人,用言传身教心育的方式倾心教授学生知识,尽心为学校工作,专心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。
转载于温州大学校园网 审核:小教系教工支部书记 刘海霞